老祖宗规定“娶妻不娶同姓”,古人的规矩,为何现在逐渐失效了?在正剧和偶像剧中无缝切换,自称“普女”的她,为何这么扛剧?

陈政倩 2024-10-17

我们老祖宗有句话:“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说的是同姓男女结婚会让宗族变得不兴盛,反映的其实就是当时形式相同的两个男女不可以结婚的规矩和传统。 同姓不婚地传统起源于商周时期,周国人就实行族外结婚的制度,在各朝各代,也有禁止同姓结婚的法律,例如唐朝的时候就禁止相同姓氏的人结为夫妻。不过这样的规定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松散了,到了清明两代,中国的人口已经非常多了,有些大姓占了人口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明律例》和《清律例》就规定只要不同族的人结婚就可以。

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却常常可以见到相同姓氏男女结为夫妻,这就让人不得不发出疑问,为什么老祖宗会提出“娶妻不娶同姓”的规矩,而如今这条习俗的约束力越来越弱了呢? 母系社会的别姓结婚传统 现在我们常讲“姓氏”一词,但是最早我们的“姓”和“氏”是分开的。看“姓”这个字的结构,是由“女”和“生”构成的,其实就揭示了最早“姓”的意思,也就是女人所生下的孩子,在我们民族还处于母系社会的时候,同一个母亲所生下的孩子才是同姓的。 而“氏”的出现就要谈到民族人口的增长,社会结构的变化。 来自同一个家族、拥有相同姓氏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区分他们之间的血脉不同,才出现了“氏”。而因为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姓,其实都是亲戚,所以才有别姓结婚的传统。

而进入父系社会之后,这样的姓氏传统也就渐渐瓦解了,“姓”和“氏”逐渐合一,同姓之人未必来自同一个家族,“同姓不婚”的传统也就逐渐瓦解了。 遗传因素 我们中华民族是非常有智慧的民族,很多生活的规矩都是为了趋利避害,所以尽管以前的科技水平很低下,但是在千百年的生活中,老祖宗们其实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生活规矩的,同姓不婚的规矩就是老祖宗们通过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矩。

现代也有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则,因为近亲繁殖会造成后代的发育畸形和不健康,这就是现代科学中发现的近亲结婚容易造成小孩患上遗传病或者残疾的现象。 古代时候的中国人口并不多,而且我们是安土重迁的民族,一个大家族往往都会生活在一起,有着血缘关系,其实就是一家人,所以那时候相同姓氏的人结婚就几乎等于近亲结婚。 老祖宗就是发现了许多近亲生下的小孩活得年龄短甚至不健康才告诫子孙后代,同姓的男女不可以结婚,这样才能尽可能剩下健康的孩子,维持民族的更续。

政治因素 商周时期禁止同姓结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促进本族人与异族人之间联姻,推动民族融合,扩大和加强与异姓、外族的联盟范围。 除此之外,还是为了维护周朝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一套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男权主义的管理制度,讲究等级、戒律,以长为尊、以男性为尊。 在当时人口较少,社会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具有同样姓氏的人往往来自同一个宗族,而如果他们之间结婚的话会破坏宗法制度的森严戒律,为了维护宗法制,也就有了禁止同姓结婚的规矩。 伦理因素 其实伦理因素也是随着宗法制度诞生的,同姓不婚原则是为了定名分、别男女、防淫佚。

在《礼记》中,同姓不婚原则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礼记》认为,人之所以要有姓氏,就是为了分别亲疏、维持人伦,如果同姓结婚会造成亲疏不分,家庭不合。 当然,也有人认为禁止同姓结婚,是为了防止乱伦。在古代,人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而且当时女子受到的限制很多,往往一生接触不到几个男子,难免会对自己的近亲产生爱慕之情,兄妹之间两情相悦的状况也不少见,而为了防止乱伦的出现,就有了“同姓不婚”的原则。 同姓不婚原则的瓦解 很多人认为“同姓不婚”原则的瓦解是到了现代才发生的,其实并非如此,随着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失效之后,与宗法制度息息相关的同姓不婚原则也就随着约束力越来越小了。

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时期,还有以近亲结婚为“亲上加亲”、为荣的情况。例如在汉朝,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就是他的表姐,而陆游的妻子唐琬也与他是表兄妹的关系。 而到了现代,同姓不婚原则的瓦解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就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遗传病,但是一旦亲疏关系超过三代就没有这样的隐患了,所以即便是具有相同姓氏的人也未必是近亲,结婚后生下的孩子也不会有患遗传病的隐患。 其次就是人口基数的增大,现如今,中国已经有了近十四亿人口,尽管中国有着几百个姓氏,但是也有几个大姓,比如李姓,在全国汉族人口中占有7.94%,在中原省份,例如河南河北等,全国32%的李姓人口居住在这里。

也就是说,年轻男女在婚恋的时候,碰上具有相同姓氏的人的几率是很大的,但是实际上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家族,如果是在高校中恋爱的话,两个人还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省份,根本不可能是近亲,如果不允许他们结婚的话,未免有些过分了。 “同姓不婚”原则的诞生有着其时代背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曾经的原则已经不再适用。 如果仍然墨守成规的话不仅会对年轻男女的婚恋热情降低,还不利于国家长久的人口发展,所以到了今天,除了极少数思想陈旧的人已经不再坚持“同姓不婚”的原则了。

其实不仅“同姓不婚”原则不再适用,曾经很多婚恋传统也已经失去了其生存的时代背景,例如古时候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现在年轻人更加推崇自由恋爱,自由婚恋,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变得更加包容,也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已经越来越发达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http://mengmeicd.yxmingju.com/xinghun/2905.html